孔子说:不能“三思而后行”!

初看《论语》,会有前后矛盾的感觉:

  • 孔子赞成曾参每日三省其身,同时又反对季文子三思而后行:想两次就够了;
  • 孔子说管仲贪财、算不上仁德的人,同时又说管仲不拘小节,辅佐曾经的敌人齐桓公九合诸侯,功绩算得上仁德;
  • 孔子赞成做人要直率,同时又说太直率算不上君子,比如指出别人的缺点让人不舒服就不好;
  • 孔子认为君子要有信誉,但是更要守大义,不能守小信,一个人如果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而缺乏是非判断,那他就只能算个固执的小人;等等。甚至孔子自己都说,古代的贤人有坚守信念的、有深思熟虑的、有隐居弃官的,而孔子跟前人都不一样,随机应变,见机行事(“无可无不可”)。

但细想之后就明白,这些看似矛盾之处并不矛盾。《论语》是孔子与弟子的日常言行,是孔子对不同弟子的教导。

孔子对不同的弟子因材施教,

  • 对过于勇猛的弟子,就教他做人要谨慎;
  • 对过于精于算计的弟子,就教他要少想多做;
  • 对纠结于小节小义的弟子,就教他要注重大的节操不亏,小细节可以忽略。

总而言之,君子之道就是“仁”,而“仁”就是中庸,是“忠”“恕”。

所谓“中庸”,并不是平庸,而是“恰当”“和谐”的意思:比如做菜,各种调料的比例要适当,做出来的菜才好吃,任何调料加太多走了极端,菜都不好吃。

所谓“忠”“恕”,两个字要分开理解。

  • “忠”指的是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,也就是:自己成功之后帮助老百姓成功;
  • “恕”指的是我们常说的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

可以说“恕”是被动的道德,任何人都能做到,只是愿不愿意做到,“忠”是主动的道德,只有道德修养非常高的人才能做到,孔子认为尧舜都没有完全达到。

最后一句话与大家共勉:“孔子曰: 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”

吐泡鱼 写于 2018-02-24

发表评论